多知網10月1日消息,近日,北京市海淀區教委發布消息,海淀區七家機構率先承諾先培訓后付費。此外,北京學易培訓學校有限公司成為海淀區第一家營轉非學科類機構。
具體名單如下:
(圖源:海淀教育公眾號)
在9月23日召開的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上,北京市教委介紹,當前北京全市恢復線下培訓的機構預收費已經全部納入資金監管,資金監管總額達到9.68億元。對于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,正在推進資金監管,將預收費資金監管作為線上機構重新審批準入的前置條件,堅持“無資金監管,不得重新審批”。
北京嚴格執行3個月或者60課時培訓收費上限,并進一步要求機構不得早于新課開始前1個月收取費用,并明確禁止學科類培訓機構使用“培訓貸”。此外,北京市“雙減”措施提出,鼓勵實施先培訓后付費的收費模式。
海淀區教委還表示:區教委、區民政局、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建立“同審聯批”機制,進一步明確非營利機構設置標準和審批流程,提前召開政策宣講會,發放《申請成立登記海淀區社會服務機構(民辦非企業單位)辦事指南》工作手冊和“如何理解社會組織的非營利性”宣傳材料,便于機構政策早知曉、決策早確定、材料早準備。
對符合“雙減”政策規定、辦學規范且提出申請的機構,依法審批,推進現有營利性機構順利平穩登記為非營利法人。原營利性機構北京學易培訓學校有限公司,9月30日順利取得北京市海淀區學易學科培訓學校的“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”,完成營轉非營登記工作。
此前,在9月23日教育部召開的記者通氣會上,北京市教委表示,北京市“雙減”措施明確,學科類培訓機構每次招生前,須向教育部門報備招生簡章、課程內容、教師資質、收費情況等事項,并鼓勵實施先培訓后付費的收費模式。